作者:徐 丹
编辑:华小木
管理什么最难?
100人里99个人会告诉你:管人最难。
尽管我们从经典理论中最常听到的是“对事不对人”,但在现实中,从协调内外部资源,到带领团队拿到结果,无不与人有关。
可以说,作为管理者,在现实中你需要解决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是“人”的问题。
有研究表示,管理者80%的时间,都用在跟沟通相关的事情上。
如何向上沟通,和上级统一战线?如何组织团队,高效拿到结果?如何协同上下游,减少无谓损耗?今天我将给你几点在具体工作场景中的沟通建议。
1
向上沟通
1.理解痛点:站在上级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的痛点和脆弱
向上沟通最核心的是理解,你要站在CEO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的痛点和脆弱。
在三板斧现场,我们总是要求管理者向上两个台阶看问题,站在CEO或上级的角度,和他一起共同面对痛点和问题。
如果你不理解你的Leader,便无法跟他达成共识,沟通成本就越大,协同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2.理解偏好:MBTI
当你向直觉型领导汇报的时候,一定要把Why和What讲清;如果是实感型领导,则要给他一些关键的事实和细节。
3.欣赏优势,包容短板(缺点)
我们很容易包容下属和同级,但对领导期望很高,这带来的结果就是收获失望。
为了避免这一点,你可以有意识地规范自己:“我搞不定,也有可能我们都搞不定,我们一起努力去做就好了。”
作为下属,我们除了要学会欣赏领导的优势,还要知道他的缺点是什么,在他的短板上,我们要帮他一把。
如果你天天只盯着他的缺点,对我们的损耗会很大,对双方也没有任何好处。
真正良性的关系是优势互补。比如,我们以前可能会抱怨:“老大一点都不关心人,天天就会批评人。”现在你知道了他是理性(T)偏好的人,在情感关怀方面就是不擅长,而你恰巧是一个感性(F)偏好的人,你就可以帮助他去应对这些事情,补上他的短板。
再比如,你是一个理性(T)偏好的领导,那么当部门需要去做一些协同、关怀别人的事情,你就知道要选择让感性(F)偏好的下属去做,因为他做得会比你好很多。
4.新加入公司/新搭档简要项目汇报:约定频度
当你新加入一家公司,或者新换了一个Leader,在做重要项目的时候,要勤汇报,并且和上级约定频度,只有达到一定频度的刺激,大家才能达成真正的同频。
我从华为出来以后,到了一家新公司,最开始我给当初上级的回报频度是很高的,基本是每一两天就要汇报一次。
本来我以为这样就可以达成共识了,结果其实很多事情依然没有达成共识。因为大家的背景毕竟不一样,对一件事,哪怕是一个词的理解都可能不一致。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业务往前推进,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沟通。通常情况下,对同一件事你需要得到5-7次澄清。
5.结构化汇报:5w2h
5w2h是常用的结构化工具。当你向领导汇报,要形成“why-what-how”闭环。第一步:why,背景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第二步:What,想做什么,达成什么目标;第三步:how,如何才能达到目标。
很多会议之所以低效,就是因为领导在why和what层面没想清楚,就在how层面上纠缠,没办法进行决策。
6.澄清期望
和上级沟通的最大禁忌就是“我以为……”。每个人的视角不一样,决定了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对称。
站在老板的角度,和站在你的角度看到的风景一定不同。在1万米的高空你也许看见的是美景,在100米的距离你看见的可能就是垃圾。
你以为的未必是真的事实,它更可能只是在你的视野范围内看到的局部。
当你按照自己以为的去做,又不去澄清,做完之后再发现是错的,又得重新改。
所以你在澄清期望时,投入多少精力都不为过,不要想当然。
你可以反思一下,你在这个层面做了哪些无用功,导致效率变低?
7.如果想法不一致,要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阿里有一句话:“向上沟通要有胆。”你要依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你就才有澄清的机会。当澄清越清楚,你的效率就会越高。
2
向下沟通
1.尊重差异和偏好
很多员工离开公司以后,对自己的上级和公司情绪很大,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们感觉自己不被尊重,或者受到了上级的侮辱。
作为员工,他们其实就想要尊重,所以当我们向下沟通时,一定要把尊重放在重要的位置,尊重彼此的差异和偏好,尊重和我们不一样的想法,不要去评判和贴标签。
2.平等对待下属
只要把尊重放在心中,你就能平等对待对方。
再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这样你和下属的很多关系和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
3.不自以为是
如果你总认为自己最聪明、最能干、永远不会错,那么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就会离你而去,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
我遇到过很多在自己领域里很牛的专家,他们非常强势,甚至会骂人,但他们的话总能点到点子上。
我们最怕的是遇到既不专业,还自认为聪明的人,那样下属只会认为你在侮辱他的专业。
而作为管理者,我们势必会进入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那时如果你真的不懂,就说自己不懂。
4.倾听为主,提问为辅
管理者要基于事实给到反馈,少给答案,除非万不得已,不然不要给答案。
很多管理者的做法恰恰相反,一上来就开始讲答案,告诉下属怎么干,永远都是单向输出,沟通效率非常低。
所以,向下沟通要以倾听为主,学会提问题,让下属给你答案,而不是你给他们答案。
5.明确期望,目标牵引
你可以讲why:为什么做这件事情?what:它的背景是什么?你想要的具体结果又是什么?when,什么时间需要完成?
至于how的层面,你要留给下属去讲,你只需要提问和倾听,听听他的理解、他的想法,这样沟通就相对比较健康。
6.严格遵守沟通时间
作为管理者,如果你不能掌控自己的时间,就很难掌控事情的结果。
你可以复盘一下,你们平常开会的时间是固定的,还是开到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
比如原本计划2个小时的会议,如果2个小时内还没开完,你是继续开会,还是马上结束会议,后面再约一个时间呢?
管理者一定要避免时间不受控的坏习惯,开会不要拖延,否则会议效率极低。
7.约定下属汇报形式与频度
对于重要的项目,你可以要求下属一天跟你汇报一次;对于日常工作,你可以和他约好具体某一天或者每周周几汇报。
8.明确告知下属你的偏好和雷区
我的雷区是“言必行,行必果”。如果一件事我要求在今晚之前必须完成,在执行过程中你不及时跟我沟通,也没提出异议,我会默认晚上你一定会交给我结果。
如果到了晚上你却交不了,告诉我是因为某个原因,这是我不能容忍的雷区,一次就可能开掉你。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偏好和雷区,一定要提前明确的告知下属。
9.理解下属的需求
我在华为那几年,我的上级以及搭档部门的领导对下属的洞察力非常强,他们知道我要什么,而且沟通的时候,我会感知到他们非常在意我的需要。
比如他们意识到我需要理解的时候,就会直接表达对我的理解;当他们识别出我可能需要被尊重、被认可的时候,他们就会直接表达对我的认可。
我们管理的是人,所以你要知道人性共通的部分,理解下属的需求,包括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可,然后满足他们的需求,赋能下属。
10.及时认错
在你做错事之后,及时承认错误并道歉,就会获得下属的理解和支持。
3
左右协同
对上是理解,对下是尊重,左右协同则是双赢。
1.识别关键利益相关人,识别痛点与诉求
当我们在公司里推行变革时,可能会影响到某些关键利益相关人的诉求或核心利益,这时最长久、最健康的关系其实是双赢。大家一起来面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和机会。
2.理解对方的痛点,并表达自己的痛点(知彼解己)
当你能理解对方的痛点,你就可以跟他表达自己的痛点,知彼解己。
3.对事不对人,从“我”到“我们”
当双方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这时大家就会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从这件事的本身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想法出发,从“我”到“我们”,形成真正的团队。
4.识别协同卡点,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
寻找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既满足你的诉求,又能满足他的诉求,双方协同高效。
5.循序渐进,持续提升,建立定期的沟通与协同机制
问题的解决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坚持或定期的沟通协同,问题就会慢慢被解决。
6.关注全局成功,出手相助,雪中送炭
中层管理者如果太关注局部利益和部门利益,一定会产生部门墙,所以考察中层管理者最核心的是全局思维。
所谓全局思维,就是当兄弟部门做得不是很好的时候,会及时出手相助。
7.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
当事情做成后,你要认可兄弟部门的价值;当这件事没有做成,我们要一起努力拼死相救。
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关注全局的成功,把公司的整体利益当成目标。
8.实事求是,出了问题,一起分析解决
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出现问题一起分析解决,这样左右协同才会顺畅。
很多人工作不快乐的原因,就在于有大量没必要的损耗,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职责和部门职能的不同,我们对同一件事看到的部分难免会有差异,很难感同身受的理解对方,比如销售经常认为产品做得不好,而研发又会觉得销售不行。
为此,华为会经常安排管理者进行轮岗,让他们在前后端、各个领域任职,这样彼此多理解,才更容易共同面对问题,发力解决。
在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和左右协同中,我们要主动梳理关系,定期梳理别人的痛点和关键利益人的关注点,寻找双赢的解决方案。
在工作中我们无法回避沟通和关系,如果做得好,我们就会提升工作效率和组织效率;如果一直做得不好,整个组织可能会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作者介绍:徐丹,华木咨询联合创始人,原华为北研所人才发展负责人、原凌云光技术公司HRVP&业务VP,美国“领越领导力”版权认证讲师、美国4D团队教练版权认证讲师,服务客户:京东数科、百度、华为、百分点、奥比中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