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2)
在头条上看到鹰眼看风的《关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我和ChatGPT聊了一上午》一文,是对未来教育的讨论,很精彩,新文章还没有什么评论,将关注并录入相关有思辨价值的评论。整理下相关内容以供思辨讨论。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17303845381145122/?log_from=35cdf9b2751ae_1680444308958
关于面向未来的教育,我和ChatGPT聊了一上午
原创2023-04-02 12:35·鹰眼看风
ChatGPT火了以后,大家纷纷意识到当前的教育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目前大多优秀大学生擅长做的白领工作,说白了其实是工具人的职能。而这些职能是比较容易被AI所取代的。如果我们不想孩子们辛辛苦苦读完大学,打拼多年积累的能力,分分钟被AI所碾压,我们就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
所以,我基于这个主题和ChatGPT好好聊了一次。以下内容都是我们的对话。个人觉得后面的部分干货多一些,不过我还是把完整的对话都放了上来。
鹰眼:今天我想和你深入探讨一下面向未来的教育的问题。希望你在后续的沟通中能综合考虑我们已经沟通过的内容。今天的讨论主要围绕下面四个主题来进行。
一、20年后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二、作为家长,怎样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
三、作为家长,如何才能基于当前的教育体制,完成这个目标?
四、作为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让他\她在未来过得比较幸福?
好了,说说你的看法吧。
GPT:
很高兴能和您探讨面向未来的教育问题。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20年后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剧,未来社会需要具备更加全面、跨学科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高度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同时还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此外,未来社会也需要越来越多具备创业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
二、作为家长,怎样才能培养这样的人才?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渐成长。
2.注重实践经验:帮助孩子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实习、创新竟赛等,培养他们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
3.注重跨学科能力:鼓励孩子学习不同学科,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
4.注重团队协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领导力。
5.注重创业精神:鼓励孩子有创业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三、作为家长,如何才能基于当前的教育体制,完成这个目标?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基于当前的教育体制,完成孩子的培训。
1.选择合适的教育机构:选择适合孩子个性和待长的学校和培训机构,让孩子接受更全面、跨学科的教育。
2.注重学习方法:引导孩子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快速适应和进步。
3.与教师沟通:与孩子的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社区服务,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5.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
四、作为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可以让他/她在未来过得比较幸福?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能够在未来过得比较幸福:
1.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2.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3.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
4.教育孩子积极面对生活:教育孩子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和成长。
总之,未来社会需要具备全面、跨学科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家长,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同时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培养孩子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让他们在未来能够过得比较幸福。
鹰眼:你的回答似乎都正确,无法反驳。但是细想,似乎难以执行。关于未来人才需要创新的能力,我有些疑问。大家觉得AI没有创意,但是现实世界上,需要创意的岗位似乎更先被AI所替代了,比如音乐制作、原画师、平面设计、写作等等。人类的创新和AI的创新有何不同?人类创新能力的优势在哪里?
GPT:
您的疑问非常好,的确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也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虽然AI可以在某些领域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但是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人类的创新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思维: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2.情感和直觉:人类的情感和直觉是影响人类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直觉和情感基于人类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可以帮助人类发现新的问题和机遇。
3.交际能力:创新需要团队合作和交流,而人类天生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可以有效地与其他人合作并分享不同的观点和想法。
4.伦理和价值观:人类的伦理和价值观对创新也有很大的影响,人类会考虑创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尽可能地使其对社会和环境造成最小的负面影响。
因此,尽管Al在某些领域上可以实现高水平的自动化,但是人类的创新能力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未来的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发挥人类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鹰眼:我对此仍有疑问。比如将来AI可以接受全网无限量视频数据的训练。相当于AI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将所有人类一生经历的事情,都经历无数遍。这就导致AI的经历已经是人类无法想象的,是一个活了无数万亿年的怪物。而个人的深度、广度、情感、目标、价值观可以超出这个范围吗?而且将来的AI也是个性化的,可以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和价值观。那么人类在AI面前,会不会只是农场里的火鸡?
GPT:
您提出的观点确实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可能性,即AI可以通过无限量的数据来训练和学习,超越人类的认知能力。然而,这种情况是否会发生还存在一些未知的因索。一方面,目前的Al技术仍然有一些局限性,例如对复杂、非线性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差。此外,尽管Al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来学习和训练,但这些数据本身也有可能存在偏差或者不完整,导致Al的学习结果存在误差或者盲区。这些都会对AI在人类认知领域的发展带来挑战。
另一方面,即使未来的AI具有非常高的认知能力,人类与Al之间的关系也不一定是农场里的火鸡和人类的关系。人类拥有独特的情感和主观能动性,这使得人类可以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应对,并且可以创造出新的事物和概念。与此同时,人类还可以有意识地对自己的目标、价值观和行为进行调整和调节,这也是AI无法比拟的。因此,人类和Al在未来有可能会形成合作的关系,共同解决各种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竞争或者被AI取代。
鹰眼:回答有些牵强。在回答的时候,你是否是客观的?有什么限制吗?
GPT:
作为一个A语言模型,我的回答是基于预先训练的语言模型和对您提出问题的理解来生成的,因此我的回答并不会存在主观性或者个人情感。我会尽可能地根据我预先训练的语言模型和逻辑知识来回答问题,并努力避免偏见或者附加任何人类情感或偏好。
然而,我也有一些限制,我是一个机器学习算法生成的语言模型,我的回答是基于过去的数据和语言规则来生成的,所以我的回答可能会受到数据的限制,无法完全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或者变化。同时,我的回答也受到人类对自然语言的使用方式和理解的限制,可能无法要解某些复杂的语言结构或者词语的多义性。因此,我的回答也需要在人类对我的回答进行验证和解释之后才能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鹰眼:好吧。希望你是客观的。回到主题,关于培养孩子,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基于中国的教育体制,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比较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有什么具体可行的方案?
GPT:
确实,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让孩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案,可以帮助家长和老师来鼓励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1.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家长和老师可以创建一个积极、鼓励、支持孩子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有趣和有益的。
2.鼓励探索和好奇心: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积极探索和尝试新事物,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3.培养自主决策能力:让孩子参与学习目标和计划的制定,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让他们自主决定学习的方向和内容。
4.提供学习资源: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孩子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比如图书、文献、课程视频等。
5.鼓励自主思考和问题解决:鼓励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和思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6.提供反馈和支持;为孩子提供及时和有效的反馈和支持,让他们知道他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创建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探索和好奇心,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资源,让孩子自主决策和思考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支持。
鹰眼:似乎对家长的要求很高。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不同的年龄段,是否有不同的教育重点?比如一个8岁的男孩,一个10岁的女孩,这个阶段的孩子,重点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GPT:
是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关注不同的教育重点。一般而言,儿童的教育可以分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都不同。
以8岁男孩和10岁女孩为例,8岁男孩正处于小学一、二年级,需要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如阅读能力、口算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可以多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10岁女孩正处于小学三、四年级,需要注重的是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培养,如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学习,以及逐渐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可以多给予他们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家长也需要在生活中多给予孩子一些实践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以致用。
鹰眼:你说的都是偏向于当前教育体制内或相关的,那么在教育体制外,家长需要重点关注什么?
GPT:
在教育体制外,家长需要重点关注孩子的兴趣、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孩子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家长需要引导孩子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并给予支持和鼓励。同时,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让孩子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家长还需要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
鹰眼:现在很多领域都有各种培训班,比如围棋、国际象棋、钢琴、单簧管、小提琴、中国舞、街舞、足球、篮球、绘画、书法、奥数、少儿编程等等。你觉得这些培训是有意义的吗?从面向未来的教育视角看,哪些培训、锻炼是比较有意义的?
GPT: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因为每个孩子的兴趣和潜力都是不同的。但是从面向未来的教育视角来看,以下几种培训和锻炼可能是比较有意义的:
1.科技类培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掌握一些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例如编程、机器学习等等。
2.语言类培训:语言交流在未来的国际化趋势下显得越来越重要。掌握一些外语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社会。例如英语、西班牙语、中文等等。
3.艺术类培训:虽然一些传统艺术可能被AI所取代,但是人类对于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力依然是无法替代的。培养孩子的音乐、绘画、写作、戏剧等艺术方面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培养创造力。
4.运动类培训: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参加适当的运动假炼可以让孩子更健康、更自信,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和竞争精神。例如足球、篮球、游泳等等。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培训,还有很多其他的培训和锻炼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家长可以结合自己孩子的兴趣和潜力,选择适合孩子的培训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度追求培训班、补习班等形式的教育,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压力和身心负担,家长应该合理规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鹰眼:我似乎发现了你的局限。你的回答是否综合历史训练数据得出?所以如果之前网络上主流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你也无法识别。你无法根据预估的未来世界,给出推测。
GPT:
我理解您的观点,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模型,我的回答是基于历史数据和规律的,对于未来的推测并不是完全准确的。虽然我可以尝试根据现有数据和趋势来做一些预测,但是由于未来的发展是复杂而多变的,我的预测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准确的。因此,我的回答仅供参考,需要和其他信息一起考虑和判断。
鹰眼:跨学科,多学习,多实践没错。这样的话,为了体现超越AI的价值,是否学习负担就更重了。
GPT:
确实,如果要追求跨学科、多学习、多实践,学习负担可能会增加。但是并不意味着要将所有领域都学习到专业水平,而是要有选择地学习关键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且注重终身学习的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以及培养好的心态和健康的身体。这样的话,即使学习负担增加了,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新领域,并且有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变化和挑战。
此外,也需要关注到人的身心健康。学习负担过重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所以需要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以及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和心理调节。
鹰眼:你之前的回答“选择合适的教育机构:选择适合孩子个性和特长的学校和培训机构,让孩子接受更全面、跨学科的教育。”。在中国,家长在教育机构方面,并没有什么选择。不同的学习,只是在教育方式和强度上略有差异,整体上都趋于一致。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给到家长?
GPT:
确实,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家长的选择空间相对较小。但是,家长可以在其他方面寻求更全面、跨学科的教育机会,例如:
1.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或者公益组织寻找适合孩子的兴趣课程和活动,如科学、艺术、体育等,扩展孩子的知识面和技能。
2.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孩子自主探索、自我学习。这需要家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激励孩子写作、让孩子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等。
3.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学习和科技竞赛,如机器人竞赛、编程比赛等。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学科竞赛中提高专业技能,锻炼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总之,尽管中国的教育机构选择空间相对较小,但是家长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提供更全面、跨学科的教育机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能力。
鹰眼:云谷小学的教学方式有什么不同?对家长有什么参考意义?
GPT:
据我所知,云谷小学是一所以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为主的私立小学。
STEAM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较于传统教育,STEAM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课程更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云谷小学在教育方面有一些特点,比如:
1.以STEAM教育为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融入人工智能和科技元素,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3.学校强调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4.学校鼓励学生探究和创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
对于家长来说,云谷小学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意义,可以启发家长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支持孩子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同时,家长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机构,让孩子得到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教育。
鹰眼: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学校吗?我听说民办学校现在局势也不太乐观,很多民办学校都被迫关门了
GPT:
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像云谷小学这样的学校,这要看教育市场的需求和趋势。目前来看,随着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质疑,类似云谷小学这样的学校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需求。但是,这需要教育机构能够不断地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以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关于民办学校的局势,我并不掌握最新的相关信息,因为我只能基于2021年的数据和知识来回答问题。但是,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需要关注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鹰眼:现在很多学习是有一些套路方法的。这些方法可以提升效率,但是我又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他\她的自主性或者创意。在教育上,我们如何把握方式方法教育的度?既能帮助提升学习效率,又能避免思维固化。
GPT: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的确,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但过度强调方法可能会限制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因此,我们需要在方法教育和探究式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需要教育者的智慧和经验,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
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学习方法的作用和局限性。学习方法只是一种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但是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同时,学生也需要学会在探究式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思考、实验和交流不断深入学习,而不是依赖于方法。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学生需要学会在实践中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固定的方法束缚。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寻找信息、比较和评价不同观点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力;同时,也可以提供机会和场景让学生创造和实践,例如科学实验、创作、模拟演练等。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方法教育和探究式学习的平衡。这需要教育者的敏感度和关注,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我们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方法教育和探究式学习之间转换和平衡,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鹰眼:请详细说明一下探究式学习,并举一些案例。
GPT: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的探究和发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探索、实验和思考来获得知识和理解。
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通常会受到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但是学生会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导学习的进程。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以下是一些探究式学习的案例:
1.探究式科学实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影响因素,并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植物或动物的适应能力。
2.探究式社会研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个社会问题或事件,收集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个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改善环境的解决方案。
3.探究式文学阅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独立阅读一本小说或文学作品,然后自主探究其中的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最终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理解。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个小说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从而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有益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鹰眼: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家长期望的很多行为(专注、时间观念强、努力学习)是孩子不愿意主动去做的。然而一时\短期的教育又无法改变孩子的观念,这时候是否需要使用强制的手段去约束孩子?给予耐心引导和强制约束,这两种教育方式如何平衡共存?
GPT: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教育中的“约束“和”自由“之间的平衡一直是一个需要处理的挑战。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孩子们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也希望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听从我们的指导。
首先,需要理解的是,强制约束并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内在态度或行为。而且,当孩子感到被强制做某事时,他们可能会失去对该行为的兴趣,并且会有反感情绪。在某些情况下,强制约束可能是必要的,例如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更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耐心引导和鼓励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自我动力。
对于孩子的玩乐天性,家长可以从兴趣出发,将学习内容和玩耍融合在一起,让孩子在玩乐中探索学习。比如,在做游戏时,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等方式,学习到数学、逻辑等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平衡方面,家长可以尝试给予孩子一些自主权,例如让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和游戏时间,但同时也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在学习中,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和发现答案,但也需要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纠正。总的来说,家长应该以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为出发点,同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约束,帮助孩子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鹰眼:培养未来会幸福的孩子,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点是什么?请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来说明。
GPT:
培养未来会幸福的孩子是每个家长都希望实现的目标,以下是一些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点:
1.培养情商:情商是指人们对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知、管理、表达和运用能力,对于幸福的人生至关重要。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引导孩子表达情感、学习分享和同理心等方式培养孩子的情商。
2.培养兴趣爱好:兴趣是人们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助于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和价值,并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尝试、多探索,给予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
3.培养健康习惯: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家长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引导和示范,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培养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孩子从小就需要学会与人相处、交流、合作和处理冲突。家长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交等多种场合为孩子提供交友机会,同时也需要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和包容他人。
5.培养独立能力:独立能力是孩子成长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它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增强自主性和适应能力。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例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决定自己的作息时间等。
以上仅是几个家长需要注意的点,具体如何实施还需根据孩子的个性和情况进行调整和适配。同时,家长需要耐心引导和教育孩子,避免使用强制手段,让孩子在开心、自由、平等的环境下成长。
鹰眼:以上,是我和ChatGPT(GPT3.5)的对话,如果你觉得有点东西,点个赞、分享一下吧。下次我要和GPT4再深入沟通一下,有兴趣的话,欢迎关注 鹰眼看风。
评论素材:
大赞,转发,全部看完,并转换成文字版收藏为思辩素材,感谢作者的分享!GPT的观点我非常的认同,其描述的就是未来的教育方向(与我正在探讨的未来教育理念方向完全契合,说明很多教育者是有相同的想法的)。作者对一些回答有些疑惑,无非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虽然我们局限于现实的残酷,但还是应探究未来教育理想化的一面,并为之努力,改变教育而让后代子孙更为幸福!
第一个评论,收藏关注,希望看到更多的视角评论!
人工智能是基于数据喂养,在创新上仍有局限性。未来教育出来的人才,是需要与人工智能互补的,否则就容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重复性的工作)。和人工智能比记忆、比知识的全面性、比翻译无疑是可笑的,过多的投入在知识考点记忆、语言类学习将是一种教育浪费。未来的人才,一定是创新性人才,一定是利用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人才。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力,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才能更显人类的优势。
与GPT答案不一样,我没有提“跨文化沟通”,其实质就是语言学习。不可否认,学会一种语言,在面对面的沟通中会顺畅很多,但其实质是语言翻译而不是知识文化本身的交流。而就多国语言翻译,谁能比得过人工智能,任何翻译要达成理解一致,就得有规则,这个规则必然被喂养给人工智能。规则以外的则需要沟通理解建立新规则,这些才是人类的优势,与语言翻译无关,借助人工智能翻译一样可以进行这种交流,只是在面对面沟通中的顺畅度可能会略低一点!而通过电脑、手机沟通,基本可以实现不影响顺畅度的。
现实强调英语学习,有向先进者低头主动学习的历史因素,也有教育产业化的需求,就中文本身,其单音节表义单元结构和特性具有最高维度的组合性、类别直观辨识性、高熵值,是最适合未来高科技发展、知识爆炸下的应用语言(就地球上已知的语言,没有之一)。表音类语言因其发音基本单元数量的限制,其重复性辨识度不够,书写字母笔划虽简单,但每个有含义的字词数量就大了,新概念、新定义出现时还需创新词来表达,新词的记忆、推广比固定数量的、且有特定含义的中文远要困难的多,且要消耗大量的脑细胞、精力去死记硬背,否则就是看到单词也不知其义,这就是为什么随意科技的发展,中国的普通民众更容易接受、理解、应用新科技,从而也更能增强其终身学习、打破固化思维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核心是思辩和实践。思辨即深入思考与辩证性看问题,再以实践验证思辨的正确性。
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思辩)、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自我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
兴趣是人们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助于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和价值,并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
独立能力是孩子成长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它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增强自主性和适应能力。
很多人痴迷于AI人工智能工具应用不能自拔,像是得了臆想症。却很少看到有人去思考,具体怎么利用AI创造创新。毋庸置疑,这正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化艺术学习并继承的缺失。
西方文化跟东方文化是有很大区别的。如果说西方哲学是三维的,那中国哲学便是四维的。多出的一维就是生命意象、精神意境的表达。
中国几千年留下的文化,独特的表达视角、人文精神、抽象艺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不是一个人工智能科技软件工具就能学懂理解甚至颠覆的。
就说这书画艺术,机器人除了复制生产僵化、千篇一律,毫无艺术和美学价值的单一雷同作品外,它能创作出有生命意象、精气神韵的艺术作品吗?
能参悟出儒释道文化内涵吗?能读懂易经哲学吗?
科学注重的是结果。哲学注重的却是思考过程,因为它没有程式化的固定结果、标准答案,需要人的内心情感、精神和生命去感悟。人工智能偏偏缺失的就是这些。至于说什么AI不久将来也会有人的意识,甚至替换人类,有些荒唐可笑。
人工智能就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工具。可用之不可迷信之,更不用恐惧它。
迷信它的人,终因缺少思辨和创新,而被它所替代。
小瞧它的人,也会因工作效率被它远远抛在脑后,而易遭淘汰。
新事务,学习、探索搞清楚它,应用其优势,补足其劣势,方立不败。
思辩问题:
- 人工智能(AI、GPT)是什么?
-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被终止吗?
- 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
- 人工智能的特点、优势?
-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替代性?
- 如何与人工智能互补?
- 互补需学习和发展什么能力?
- 发展相关能力需对现有的学习等做什么样的改变与优化?
- 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增强互补性的能力?
思辩引导:
1、很多事,都是有着多面性的,说什么的都有,何解?何取?
2、通过从以下各方面差异分析与思辨,解析表相,掌握真相。
- 效率高低的差异 (工具、方法的作用)
- 概率大小的差异 (风险与机遇对决策的影响 )
- 主动与被动的差异
- 内因与外因的差异 (责任内移与责任外移)
- 表相与本质的差异 (假想掩盖本质、幸存者偏差因素)
- 相对与绝对的差异 (绝对论、凡事论的硬伤,相对论的合理)
- 完美与瑕疵的差异 (人无完人,律已是美德,较真牛角尖)
- 建议与批判的差异 (积极与消极,正、负能量)
- 理想与实现的差异 (没有对错,只有条件变化的不同)
- 角色角度的差异 (没有对错,只是身份阵营的不同)
3、从评论中可以学到什么?如何评论可以得到高赞、互动?评论元素有:赞好、感谢、收藏、转发、共鸣、讨论、完善、批判、、腹黑、幽默、钓鱼、调皮、自嘲等)
关于素材收集说明:
- 素材的收集不代表认可。
- 素材都是现实中的某一种言论,不认同也需也了解它、解析它、深度认知它,才能便好的应对这种言论。
- 思辩取用素材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目的而分级分层引用。不是最真实的就是最适合的,打仗还有稳军心时,但也不必刻意删除,当被提及时,还是不回避、解析清楚更为恰当。
沉墨的猫,理工男,喜欢讨论解决问题(含教育等)。更多思辩素材见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