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西方思维模式逐渐影响了整个世界。

什么叫西方思维模式?

简单说来,就是“动机→行动→目的”的架构。

做任何事先问动机如何,再采用有效的行动策略,然后以目的是否达成,做为评估成败的标准。

这种思维模式下,竞争更重视目的,但有时会忽略手段的不当性;并且,处在这种环境中,人很难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西方模式对人造成的影响,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年纪轻轻的上班族,居然“过劳死”;许多人奋斗半生,获得了一些成就,却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

为什么不考虑修改思维模式呢?

1 修车与修心

说到修改思维模式,日本开始得更早。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管理经营法在美国掀起学习的热潮;究其根本,就是管理不可忽视心灵修养与处世态度。

日本的机车修理手册上有一句话:“修理机车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宁静的心灵。”

修理机车是纯属技术性的工作,为什么与宁静的心灵有关?

因为人是整体的,内外相通。

若心灵浮动,可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心灵一旦静下来,就可能接近庄子所描绘的境界:“水静则明,而况精神乎?”

心灵或精神的宁静,可以产生有如明镜的功效,照见一切迎面而来之物,并且观照自己下一步应有的行动。

行动即是对“现在”的肯定,把过去与未来放在适当的位置。

不必为过去的事过度懊恼,也不必为尚未发生的事忧心忡忡。

2 身体胜于衣服

事实上,关注内在与心灵,许多古老文明都有类似的传统。

耶稣犹太人,也表现出古老文明的特色。

他说:“你们不必忧虑吃什么,穿什么。生命不是胜于饮食吗?身体不是胜于衣服吗?”

无生命,饮食何用?无身体,衣服何用?

本末之间,不容置疑。

但是,现代人饮食讲究精美,衣服要穿名牌,就是对于心灵世界的内涵缺乏应有的注意。

耶稣是宗教家,他用形象的比喻提醒人们,记得转移目光,深思内心的需要。

余世维讲座全集视频百度云(余世维讲座全集视频2014)插图

3 成己与成人

我们中华文化,尤为注重自我的修为

儒家道家为代表,两者各有所长,可以对应不同的状况。

年轻人力求发展,多半欣赏儒家的淑世精神,在功成名就的同时,达到个人自我实现的目标。

成己与成人,自我与群体是互相需要的,从家庭到社会到政治,可谓一脉相承。

但是相对的,自觉容易觉人难,人若不与我同调,则群体生活难以尽如己意。

孔子慨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若要学习儒家,需有英雄豪情,也需有隐士的决心。

4 留一片天地给自己

真正的隐士风格,是由道家陶冶而成的。

由外在生活条件的俭约做起,甘于平凡与淡泊,但是不忘孕育心灵的乐趣。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令人羡慕的境界;

但是若无心灵修养,如何“悠然”得起来?

现代人不可能,也不必要做个隐士,但内心总须保留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怎样做到呢?方法是:

每天留几分钟,让自己静下来,抛除一切杂念,看看能否“忘了我是谁”?

所忘之我,是世间特定角色、地位、人际关系中的我;

不忘这个我,就无法呈现真正的我,即纯粹活着,不怀成见,“看山觉我是山,看水觉我是水”,看万物亦如此。

正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这种理想是否遥不可及?

虽不容易实现,却有迹可寻,值得一试。

余世维讲座全集视频百度云(余世维讲座全集视频2014)插图1

5 改变五“无”人生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与压力的时代,现代人是一种什么处境?

我总结为:无心、无情、无我、无人、无根。

无心,是说没有内在的自我,人的一切都被外化了,没有内在的世界。

无情,是说人与人的感情淡薄了,因为生活节奏太快了,你没有精力与别人加深情感。

无人,是说人都被当做工具来对待,人与人来往,看到的都是彼此的价值,很少看到这个真正的人。

无我,是说我习惯了作为某一种或几种身份角色存在,而忽略了那个真实的自我

最后是无根,“根”就是根源。

借用《易经》中的一句话:“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

一个人,上面跟“天”即根源脱节了,祖先、信仰都放在一边了;下面跟自然界脱节了,我们都已经离开自然界很远了;中间呢,在人群社会中,跟他人的关系也变得疏离、隔阂。

从这五个“无”,可以看出现代人的处境有多么艰难。

活着不易,所以更要懂得善待自己。

任何人只要觉得生活中压力太大了,都可能自问:

这就是我所要的吗?难道做人一定要这么辛苦吗?

由此萌生出对内在真我的关怀,发现另一种不同又有趣的生活形态。

思维模式变了,人生就会呈现出新的面貌。

加客服微信:3304222535 开通会员免费下载,

备注:【永久会员】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这是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