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中纪实
编辑 | 影中纪实
?——【·我可以吃你掉下的面包渣吗·】——?
1942年11月13日,朱可夫带了两名卫兵到肉联厂检查设备安装,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眼看着到了午饭时间,三个人各掏出来一块黑面包,坐在路边啃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有两个十岁左右的女孩走了过来,弱弱地问道:
“叔叔,我能吃你掉下来的面包渣吗?”
此时,朱可夫作为一个身经百战,见证了无数死亡的铁血硬汉,愣是鼻子一酸,泪眼朦胧。
他转头对身边的卫兵说:
“作为保护苏联的军人,不能让人民吃饱,是我们的耻辱,更是整个苏联部队的耻辱!”
然后,朱可夫就将手中的面包掰成了两半送给了小女孩,并说:
“我要你们转告城里的市民,斯大林格勒一定会用面包和香槟迎来胜利!”
此时的朱可夫态度坚决,目光坚定,暗暗发誓一定要说到做到!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这一幕发生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和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同一天。
在此之前两个月,德国纳粹军队不仅将战线推到了斯大林格勒附近,还从南突进至伏尔加河,把守卫城市的“第62集团军”同战场上的其他部队分隔开来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斯大林任命朱可夫为“最高副统帅”,并给予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厚望。
朱可夫深知“任重而道远”,但是眼前的形势,俨然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当时,苏联红军的外围防御地带已经全部丧失,20万人民和80万军队被德国纳粹军队团团围住,只能撤至市区围廓,几乎连饭都吃不上了。
但偏偏是在这个时间,伏尔加河开始结冰了,苏联红军重要的增援、补给线几乎要被切断。
更加糟糕的是,希特勒利用苏军的这一窘境,抓紧时间调兵遣将、集结兵力,准备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在这种情况下,压力完全来到朱可夫这边。
为了应对德国纳粹军队的进攻,他紧急调整战略,收缩防御,甚至做出了必死的决心,严令将士们必须守住阵地。
因为对于苏联人来说,斯大林格勒的战略位置及其重要,这里是中央地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交通咽喉。
换句话说,一旦德国纳粹军队占领了斯大林格勒,向北可包抄莫斯科以东大面积区域,向南可深入高加索地区。
除此之外,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也能明白,“斯大林格勒”这个名字不是随便起的。
对于苏联人来说,这座城市的精神价值不可估量。
此地一旦失守,苏联不仅仅是没有了发力点,甚至连着力点都没有了。
不夸张地讲,当时的苏联人相当于是被逼到了悬崖边上,退无可退,惟有硬战。
穷途末路之时,生死存亡之际,本就有着“战斗血统”的苏联人怀揣着壮士扼腕的信念,硬生生抗住德国纳粹军队的进攻,并将其拖入“巷战”之中。
熟悉军事和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巷战”是以残酷性大、危险性强著称的一种交战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争夺制高点。
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德国纳粹军队的空军有着绝对的优势,这也就造成了苏联方面的人员减损非常严重。
据统计,在这场巷战之中,苏联红军的平均生命不超过24小时,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
这样的战斗,愣是持续了近两个月,朱可夫难受,其实希特勒也难受。
很明显,战役拖的时间越长,对于德国纳粹军队的形势就越不利。
抛开什么战线拉锯过长等专业问题不说,单是天气因素这一点就让德国人吃不消。
前边我们说过,当伏尔加河结冰后,苏联陷入了一定的被动。所以当时德国人还很兴奋,但是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最开始,不可一世的德国人最开始根本就没有想过战争会持续这么久,所以他们打到苏联的时候,甚至连过冬的衣服都没有准备。
而且,在冰天雪地里作战这件事情,苏联人显然更有经验,所以即便当时他们在战争之中整体还处于下风,但是战局多多少少已经有些改变了。
而且还有一点,是德军没有想到的,其实那个时候苏联已经准备反攻了。
?——【·反攻之前的准备工作·】——?
1942年11月11日,德国纳粹军队再一次组织了冲锋,以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个工兵营的兵力,在宽5公里的正面上发起强攻。
虽然在这次冲锋下德军的战线推进了不少,但整个部队也早已经疲惫不堪,即便是还有一些战斗力,也是强弩之末。
所以在12日的时候,德国纳粹军队只能被迫停止进攻,原地休整部队。
朱可夫一看这情况,暗自感叹道:“时机到了!”
与此同时,他已经在斯大林格勒城外集结了3个方面军,共143个师总计110.6万人。
而且,善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朱可夫还号召起来了远东的蒙古人、乌拉尔的农民、车臣的刺头、中亚的买买提……
可以说是众人戮力同心保家卫国,光是在气势上就已经提升了不少。
除此之外,朱可夫制定的反攻战略大抵如下:
一方面让斯大林格勒城内的苏联红军继续牵制住德军,一方面由这些新集结的力量打击德军虚弱的外侧。最终内外呼应,将德军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市区。
11月13日早晨,朱可夫亲自向斯大林汇报当前的战争情况:
“根据俘虏供词,顿河西岸方向的是德军的战力薄弱点,在我们发起反攻之前,这里如果没有进行补强的话,可以作为我们外侧的主攻点。”
“城内的话,我方各部队正按计划在指定地域集中,计划从西南方向突击,合围德军!”
“此外,我们还有一支辅助部队,其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西北面向东南实施辅助性突击,掩护西南方面军的主攻。”
斯大林认真地听朱可夫汇报,不慌不忙地抽着烟斗,捋着胡须,一次也没有打断他的话。
紧接着,他全面批准了这一作战计划,并亲自将这场战役题名为“天王星行动”。
显然,他对朱可夫的战略部署是满意的。
但是朱可夫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有多么的轻松,因为眼下的形势还是非常的紧迫。
最紧张的就是斯大林格勒城内的补给问题,朱可夫曾多次向斯大林发电报,要求运送药品、食物。
这些补给不单单是给士兵的,还要接济百姓。
但是由于当时德军不仅占据了制空权,还封锁了伏尔加河,后勤物资想要送到斯大林格勒城内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而且,如果苏联这边猛然之间开始大范围地补给物资,必定会打草惊蛇,引起德军的怀疑。
所以当日朱可夫在和斯大林沟通之后,立即返回了战场,准备在城内想想办法。
于是在当天中午,就发生开头我们看到的那一幕。
可以说,这两个小姑娘的出现,让朱可夫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更加相信战斗的结果。
?——【·吹响反攻的号角·】——?
1942年11月19日凌晨,在斯大林格勒的西北方向,西南方面军的2,000门大炮开始轰鸣,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反攻阶段开始了。
朱可夫的战略措施果然奏出奇效!出其不意的反击让德军瞬间溃败,仅仅三天,苏军34个师渡过顿河。
之后,突进城内的军队兵分两路,一路向西疾驰,直捣敌军的后方;另一路直奔德军的集聚点卡拉奇。
11月20日拂晓,斯大林格勒城内军队也发起反攻,并成功突破德军防线而继续北上,按照既定作战目标将30万德军围了起来!
此时看来,战场局势已经相当分明了,但是希特勒还不死心,派出一支部队不顾伤亡的向斯大林格勒城内突击,试图帮助被围困的军队解围。
但是朱可夫提前布置好的辅助军队,又怎会让他轻松如愿?
12月16日,苏联红军发起新的攻势,不仅成功粉碎的希特勒的解围愿望,还直接南下插入援军阵地后方!
援军一看自身难保,也只得仓皇后撤。
对于希特勒来说,即便他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局面,但也不得不承认,被困在斯大林格勒城内的部队已经保不住了。
但是,当1943年1月8日早晨,3名苏军青年军官带着一面白旗进入了德军防线,要求德军投降时,希特勒在电话中依然是坚决不松口。
于是,24小时之后,朱可夫用5000门大炮对德军阵地进行了猛烈的轰击,展开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最后阶段。
到了1月30日,德国纳粹军队陆军元帅给希特勒发出电报:
“我们必将忠于自己的誓言,并认识到自己所负的极为重大的使命,为了元首和祖国,必坚守自己的岗位,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但是等到1月31日,他便违背希特勒的军令,擅自接受了投降……
对于这样的结果,希特勒完全不敢相信,他立即派侦察机飞往斯大林格勒上空视察,却发现那座曾经被誉为“绞肉机”的城市,已经恢复了平静。
直到这一刻,希特勒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失败了。
前文我们说过,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不管是战略位置,还是精神价值,对于苏联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
而在这场战役结束之后,希特勒的军队再也没有办法推进一步,所有的战略部署全都被打散了,最后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至此,朱可夫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给斯大林格勒的人民带来了胜利。
而且放眼于整个二战期间来说,这样的战役是必定会被铭记的,因为德国自此开始失去战争主动权,而斯大林格勒战役带给人们的远不止这些。
这场战争胜利之后,苏联人深受鼓舞、士气大增,开始在战场上逐渐找回了主动权,将德国纳粹军队打得节节败退,直至退出被迫从苏联撤出。
而对于全世界为了反法西斯事业奋斗的人们来说,更是透过这场战争看到了希望。
可以说这场战争不仅使苏军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争的主动权,也给了纳粹德国当头一棒,其展现出的正义力量,让世界人民都不再觉得纳粹德国可怕。
而功勋卓越的朱可夫在这场战争之后,更是让全世界人都看到了他的军事才能。
只是对于他来说,更欣慰的还是战争停止了,人民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了。
说起来,朱可夫之所以会这么感性,也和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
?——【·朱可夫·】——?
朱可夫生于农民家庭,自幼贫苦,当时他们一家四口人只能挤在一间小屋子里生活,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但是那个时候朱可夫并没有感到自惭形秽,而是非常地努力学习,求上进,所以他的成绩一向是名列前茅的。
可是,由于家里条件实在是困难,小学毕业后他就被迫辍学了。
朱可夫是一个坚强的人,但是这样的经历却也始终是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所以即便是后来他身居高位,但是从来不会骄奢糜废。
尤其是当他看到小孩子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变得温柔起来。
言归正传,朱可夫小学辍学之后,便只身前往莫斯科的舅舅家,做了一个毛皮坊的学徒。
在这里,他无意间接触到了表兄的中学课本,这让他欣喜若狂。
从那之后,朱可夫的生活就是白天工作,晚上趴在厕所旁边靠暗淡的灯光自学,不管每天有多累,他都没有中断过。
功夫不不负有心,到了1913年,朱可夫如愿参加了市立中学的全部课程考试,并顺利取得了合格的成绩。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朱可夫好不容易看到了一点生活的希望,世界大战爆发了。
所以在1915年8月的时候,他选择应征入伍,进入骑兵部队。
之后便是一生戎马的征战,在这个过程中朱可夫仍旧是不停地学习和成长,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赘述了。
总之,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之中,朱可夫靠着胜利和功勋,逐渐积累起来了自己的威名,是苏联时期国内响当当的“战场救火员”。
也就是说,哪里有危机朱可夫就出现在哪里。
他善于运用丰富的实战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
但是在这样的荣誉之后,朱可夫其实是非常痛恨战争的。
别看他好像一副刀枪不入的模样,但其实他非常不愿意看到战友的牺牲,更不愿意看到人民流离失所的模样。
也正是凭着这份对于人民的忠诚,朱可夫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总是英勇无匹,做出的决定也是犀利独到。
据统计,他的一生斩获荣誉无数,尤其是在二战中,他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1969年,美国派女特工刺杀毛主席,不料被我军巧用美男计化解
1928年中央常委被捕,女特工称党内有叛徒,陈赓大怒:贼喊捉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