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起,在香港第五波疫情的严峻形势下,内地526名医护人员陆续抵达香港进行支援,其中有391人进驻亚博馆。
3月14日,做足了准备功夫的75名第二批援港医疗队员来到香港,在特区政府协调下,他们以香港医管局“荣誉员工”的身份与港方医护开展合作。
同根同源的文化搭建两地医护、患者的沟通桥梁
林伟贤从小在深圳长大,这次作为医护人员来港援助却是他第一次来香港,“我们从小心里觉得香港是非常繁华,是我们非常向往的地方。”林伟贤说。
在他正式跨过边境那一刻之前,林伟贤已经为此做了9天的准备。他提前把自己在内地的本职工作一一安排妥当,然后对即将入驻的亚博馆的常规管理政策、防控指南等资料进行提前了解。
对于自己小家庭的安排,他专门给自己的姐姐打了电话,让她做好准备随时帮助自己照顾自己的小家。
不过,哪怕准备得再充分,迎面而来的危急状况仍然让林伟贤震惊。
首当其冲的是每日照顾病患量多达十几个。林伟贤抵达香港的时候,香港的确诊数字还没有达到最高点,每天的确诊病例持续攀升,整个亚博馆都几乎住满了,管理患者的任务非常繁重,一天可能要看十几个病人。
其次,林伟贤还需要面对和内地有很多不同的香港医疗体系。比如,全英文的病例书写以及医嘱下达的方式等都不一样,作为内地的医护人员,他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就吃透这套体系。
好在香港内地文化同根同源,林伟贤的流利广东话帮上了大忙。面对共同工作过程中必要的磨合,香港医生用专业、敬业和热情与内地医护人员达成了某种平衡。
他们分工协作来完成每天的看护工作。对于患者的一些日常管理、病程的记录、用药记录等都是由内地医生来解决,而对于跟患者家属的沟通,例如签署特殊的医疗文书,或出院后的追踪程序等,则由港方的医生来负责。
流畅的语言沟通是内地医护与港方医护能够共同运营的基础。在林伟贤看来,“港方医生非常的专业、热情,在共同运营的过程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谢谢。”
不仅如此,懂得讲客家话、潮汕话也是他们共同运营跨境医护合作的另一把“武器”。比如在和高龄患者的沟通上,懂得客家话的护士杨雯意料之外地帮到香港医护人员的大忙。
亚博馆共分为8个区,内地医疗队负责了其中的6个区。这些区域内多为长期病患中的高危组别,超八成是70岁以上的新冠确诊者,且多数带有基础疾病。
客家话、潮汕话,帮助患者抚平了负面的情绪,让医护人员们的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碰到一个病人,他是一个老爷爷,其实他的行动能力也还可以,不过他一直都需要用吸氧机吸氧。他会自己收拾东西,收拾好东西他就想走了。我们就问他你想去做什么,结果他不理我们讲什么。他跟他家人沟通的时候讲客家话被我听到,所以我就用客家话跟他讲话、沟通,就问他为什么想出院,他说想念家人。”杨雯说。
杨雯继续用客家话跟老人沟通,“如果你的指数在你不吸氧的情况下可以达到94以上,就可以停掉这个吸氧,你就可以顺利回家。”
当港方的医护帮这位老人做鼻咽拭子测试时,原本不愿意配合的老人在和杨雯用客家话沟通后,就变得很配合。香港的医护人员说,“幸好有你在,就是会碰到这样的病人。”
在内地和香港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运营下,4月21日,内地援港医疗队在亚博馆内收治的病人数,由最高峰396人降至70人。
亚博馆之外,如火如荼在建的河套医院
2月27日,超过200个人组成的建筑团队抵达深圳河畔,3月6日,一支超过2000人的施工团队进驻落马洲河套地区。
在这之中,来自武汉的许新焰以“援港”的方式,第一次来到香港这座城市。他带着两年前建设雷神山医院的经验,踏过深圳与香港交界的临时钢栈桥,进入落马洲河套地区。
这里正大规模兴建香港首批应急医院,和俗称“方舱”的社区隔离及治疗设施,期望在急速恶化的新冠疫情中,尽快提高香港的抗疫救治能力。
“我们武汉当时疫情严重的时候,全国各地都在援助我们武汉,这次听说香港要建方舱医院,有援港的一个项目,我就主动请缨报名参加,因为我想通过我的方式,来回报全国人民当时对我们武汉抗疫的援助。”许新焰说。
援建河套医院项目的时候,项目难度非常大,河套这片多年来未经开发的土地,在港府此前的规划中,原本将用3年时间变“生地”为“熟地”,建设港深创科园。不过猝不及防的疫情立刻改变了计划的优先项,荒滩被平整为近50万平方米的应急医院工地。
河套项目的现场指挥长陈可可,2月24日接到建造河套医院的任务,他的有效绝对工期只有15天。
“那么我们场外的施工组织提前布置显得非常关键。我们在场外签订了两个预制加工厂,现场所有的6000多平方镀锌风管,包括8000多支架,还有600多套通风的阀组,大量都是在场外预制的。这也是结合雷神山的一个经验,整个箱体在场外进行一个集成。”陈可可说。
尽管存在重重困难,每个人的目标是一样的,一定要把应急医院快速建成。一般的建设项目开工前就需要达到“三通一平”的条件,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但由于应急医院项目工期紧迫、工程复杂,各工种不得不同时作业,每一天都在倒计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除了要面对高难度的工程项目,每个人还要处理艰苦的生活条件。一部分工人及管理人员所在的居住区、工作区,都搭建了帐篷。在建造工地现场,晴天的时候尚且是举步维艰,下雨的时候土坑就会变成泥泞一片,行动更加艰难。
“来的时候第一天住帐篷,睡那种折叠床,睡睡袋,条件真的很艰苦。刚开始还好,后面几天就下暴雨,把我们宿舍都淹了,晚上睡觉时会漏雨,雨滴漏到脸上,把自己淋醒了,起来后地上全部是水,淹得很深了,鞋子、日用品都漂浮着。这个场景真的感触很深。”许新焰说。
在河套项目建设高峰期,曾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多达1.6万人同步施工,伴香港从寒冬迈入初夏。最终,提供1000张床位负压病房的应急医院,提供100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以及6500名医护人员的办公区和生活区,在河套逐渐成型。4月下旬,整个工程进入尾声。
到5月初,香港的每日确诊数字,超过半个月维持在三位数,并呈现下降趋势。市区内人潮重现,而河套的昼夜喧嚣逐渐平息,为香港留下面积最大的一处“生命之舟”。
援港的每一天,是“爱与被爱”在支撑着他们
为支援香港跨境而来的医护工作者、建造工人,他们在香港的每一天也许面对的都是繁重的工作和单调的生活,但每天和家人们的视频聊天,孩子们对他们的思念、为他们画的画,都是他们很大的精神力量。
内地医护人员林伟贤和家人视频聊天中
内地医护人员李力婷,儿子为她画的画
河套项目现场指挥长陈可可和家人视频聊天中
除了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之外,陪伴每一位援港人员的,还有他们自小热爱的音乐或者绘画。
从小生长在深圳的林伟贤,在香港的文化熏陶下成长,看着香港电影和电视,听着香港的歌曲长大。1997年时,他作为小学鼓乐队的小号手到深圳罗湖口岸吹奏,欢送解放军战士入驻香港,那次经历让他印象深刻。这次,他也从广州带了支小型的电吹管,在工作的间隙为自己缓解压力。在本次拍摄尾声,他也为大家吹奏了一首《狮子山下》。
而对河套医院建设项目的技术员许新焰来说,绘画是他每天结束工作后,缓解劳累、减少压力的好方法。他在创作一个叫“画工地”的系列漫画,把他日常生活中工地上见到的每个工种都拍照留下来,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一笔一笔的都是用心地去画。”他说。
当然,还有来自香港患者们写给内地医护人员的卡片、送给内地医护人员的鲜花,让每个人都知道,他们这一程的奋斗是值得的。
作者:丁筱